当前位置:盐城泛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社会休闲街区饥荒有了副中心 会成为下一个东京或纽约吗?
休闲街区饥荒有了副中心 会成为下一个东京或纽约吗?
2022-07-18

市规划委表示,通州也并非唯一的副中心。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了新城发展战略,明确了通州、顺义、亦庄是面向未来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这些区域都将成为承接中心区功能的主阵地。

1958年,巴黎市决定在拉德芳斯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副中心,调整和改变城市核心区域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重建并保留部分城市遗址。为此,巴黎创建拉德芳斯区域开发公司(简称EPAD)来引导区域的发展。(图为摄影师MelvinSokolsky拍摄于1963的“在气泡中游览巴黎的女孩儿”系列照片,背景为当时的巴黎。)

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志成介绍,通州的综合交通规划已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十三五’末城市网密度要力争提升到9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世界一线城市水平。在内部综合交通系统方面,明年将沿城区启动建设大外环线,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区域内南北通道衔接和过境交通分流问题。

2017年,各市属行政单位将会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行政副中心。25日,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直接把的行政副中心建设推进冲刺阶段。单位搬迁的顺序尚不确定,而据报道,包括家属在内,预计将有100多万人口因此受到影响。缓解城市中心压力的做法并不是首创,巴黎的拉德芳斯、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等都是国外城市副中心的先例。那么,通州副中心的建设会让成为下一个东京或者纽约吗?

国外的副中心建设主要是致力于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美化生态、合理引导土地使用等方式帮助副中心商业商务功能的提升。但较少制定针对行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也基本不对副中心的产业布局进行干预。目前的副中心建设又是什么样的呢?除了行政机构搬至通州,通州的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会承担起为市区分压的功能。

公园城依哈得逊河而建,紧邻举世闻名的世贸中心,在建造上还利用了世贸中心建设遗留的土壤和材料。公园城的37公顷土地是在1967年-1976年间填哈得逊河而成的,最早用于填河的砂土是从建造世界贸易中心的工地上挖掘出来的土方。(图为建造中的巴特利公园城)

东京的“都心”最早是从新宿下手。经过近30年的建设,新宿副都心已经在东京都的西部形成。建成的商务区总用地面积为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300多万平方米。随着新宿副都心的开发建设,尤其是东京都部分办公机构的迁入,各行业更加积极地涌入新宿,最为积极的当属金融业。仅在以新宿站为中心、半径为7000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接近两百家大型银行的驻日本总部大楼都设置于此,新宿已成为日本“银行战争”的缩影。据统计,新宿CBD商务区的日间活动人口已超过了50多万人。

明年将启动五中、首师大附中、景山学校等通州校区新建工程,“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完成已引进市级名校的建设。还将新建幼儿园32个,进一步扩大普惠园数量;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5所,力争全区示范高中达到8-10所,实现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在医疗方面将引进至少两所三甲医院,建成潞河医院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妇幼保健院等3家优质专科医院。

公园城规划方案经过了1969年的“巨构城市”思想和十年的停滞。真正的建设从1979年开始到2000年,共计投入2650万美金,主要功能为高端商务办公、住宅、公共建筑和空间等。项目包括55万平方米的办公楼、14000户住宅、1座高级酒店以及影城,3座公共学校,1座社区图书馆和若干小型博物馆,为纪念时代的也坐落于此。

1989年御台场的建设动工时赶上日本经济衰退,一些准备进驻副都心的企业纷纷取消计划,导致东京都不得不修改开发计划。直到1999年,御台场临海副都心的建设才加快步伐。这里目前仍处于建设“进行时”,预计2016年基本建成。还有种说法是,到2020年东京举办奥运会时,临海副都心还将建成大型港口,可以停泊大吨位的豪华游轮,那时才标志着御台场建设开发的结束。(图注:1998年巴黎像借去东京1年,被摆放在台场。目前位在台场仍旧摆放着以此像做模型制造出来的复制品“台场的”)

东京最早有池袋、新宿和涩谷“三大副都心”,都是1958年为了分散“都心”的功能而指定的。20世纪十年代,日本又先后追加了都厅、千代田区、港区和中央区旧都心4处地区为副都心。7个副中心距离东京基本都在30公里左右,拥有完善的商务、商业、购物、休闲、观光、生活等功能,以及大型综合设施、公园、医院、商场、公司总部、酒店、公寓楼等。

世界第一个诞生的城市综合体诞生于巴黎。上世纪50年代左右,巴黎市中心高度集聚,商业、金融、行政和科学文化主要集中于市中心核心区内,巴黎城区边缘则主要为结构简单、单调的住宅群,市区街道布局呈现放射状。这种格局造成了巴黎市区绿地面积下降、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增加、交通紧张、城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拉德芳斯经典建筑是位于最西端的“大拱门”,整个建筑呈门框状,中间形成一个高与宽各100米的空间,足足可以摆进一个巴黎圣母院。新区内最早落成的“新工业和技术中心”的建筑也极具特色。这个建筑物外表如一个巨大的倒扣的贝壳,只由三个支点支撑,整个建筑的内部没有一根立柱,这种设计堪称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互联网普及后,空间对商务活动的大大减小。后台服务业在更广阔的城市空间扩散,分散开的产业又不失其内部的密集关联,这样高度的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形成多个Sub-CBD(副商业区),有效纾解了中心城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产业与人口。

虽然是副中心,但是巴黎和纽约的情况似乎与通州的状况有些不同。有华裔律师曾表示:“与其说曼哈顿是副中心,不如说是‘富中心’。像我这样的人,都因为那里房价太高而搬到郊区住了。”与巴黎和纽约的经验相比,可能东京的情况与更为相似。东京目前有“7个幅都心”。1958年,开始打造这些城市副中心时的东京,很多状况我们并不陌生:上班高峰时的通勤、房价高企让普通市民难以承受,只是多加了地震频发的潜在高风险。(图为1960年代的东京)

1966年,纽约开始将曼哈顿拥挤的人口进行疏散,把新的就业机会和投资机会吸引到相对落后的西边,建立了巴特利公园城(BatteryParkCity),以商务办公为主要职能的巴特雷公园城兼有零售、娱乐、会展等功能。整个区域被分为典型的纽约式街区模块,既便于单独开发,也可以合作进行。从最初的计划中就为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在曼哈顿相当罕见。

7个副中心中,与目前通州情况最相似的当属御台场。御台场位于东京湾对面,那里有富士大楼、大型购物区维纳斯城、自然天成的海滨公园、高层观海公寓,现代化气息浓厚。这一临海副中心通过跨海彩虹桥与东京市区相连,驱车或者乘电车只需2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东京中央区的银座。御台场的房价、物价与东京中央区相比都相对便宜。这里地价为每平方米56.5万日元(1万日元约合510元人民币),而银座的地价为每平方米1404万日元。(图中彩虹桥背后可以看到东京塔)

拉德芳斯规划用地800公顷,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供12万雇员使用,共容纳1200个公司。最终在不断的改进之下,设施齐全、与相和谐的拉德芳斯区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这里几乎都是世界跨国公司的据点,整个区域相当特别地建立在平台上,交通系统整体地下化致使我们几乎看不到一辆汽车。

CBD概念首次出现于1923年,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认为城市中心是商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汇集之处。